转播到腾讯微博
张伟平(资料图)
转播到腾讯微博
《金陵十三钗》剧照
陈砺志腾讯微博截图
腾讯娱乐讯 (文/曾剑) 如果不是名古屋市长发表“南京大屠杀不存在”的言论,陈砺志还不打算在腾讯微博上发表“《金陵十三钗》在北美上映遭日本片商打压”的微博。
陈砺志看到名古屋市长让国人愤怒的言论后,他也愤怒了,作为反击,他在微博中说,《金陵十三钗》在北美宣发的真相是,两家日本公司(好莱坞八大之二)表示,绝不会让南京大屠杀题材在日美市场获得机会,同时在媒体营造《金陵十三钗》是一部“爱国主义电影”和“政府投资电影”。
陈砺志陈是麦特公司的老总,他和他的团队是《金陵十三钗》在国内宣传的重要合作伙伴。他的这条微博可谓是一石激起千层浪。为此,腾讯娱乐越洋专访了新画面的老总张伟平,他详细介绍了《金陵十三钗》在北美究竟遭到了怎样的待遇。
《十三钗》被误解成“政府投资的电影”
张伟平介绍,美国媒体之所以认定《金陵十三钗》是一部“爱国主义电影”和“政府投资的电影”,是因为,目前很多日本人认为南京大屠杀是不存在的。日本公司在好莱坞很有
影响力,好莱坞大公司里两家就是日本公司:索尼哥伦比亚公司和索尼经典公司,日本人这么看,好莱坞也就认同了日本人这种观点。在这样一种预设下来看《金陵十三钗》,他们就得出这样一个结论,这部电影是不尊重历史的,是胡编乱造的。
是什么让美国人得出这部电影是“爱国”的以及这部电影和“政府”有关系呢?张伟平介绍,美国人看到这部电影向民生银行贷款,美国人认为,中国的银行全是国家的,所以这部电影是国家投资的。
美国人的另一个判断是,《金陵十三钗》在政协礼堂首映,所以这部电影有政府背景。熟悉娱乐圈的人都知道,不管是人民大会堂还是政协礼堂,在里面搞电影首映甚至搞演唱会都不是件难事。张伟平说:“怎么《金陵十三钗》在那一搞,就变成有政府色彩了。这些西方媒体在北京有记者站,他们应该了解这些事实。”
美国人的第三个判断是,张艺谋曾执导奥运会开幕式,所以《金陵十三钗》有政府背景。
《十三钗》点映一周后,美国媒体报道变味
《金陵十三钗》在多伦多点映的时候,张伟平收获了一大片好评,当时400人的影厅,座无虚席,效果极好,这大大增强了张伟平的信心。即使到了2011年年底《金陵十三钗》在北美点映的时候,无论是票房还是媒体评论也都让张伟平满意。
但是,为期一周的点映结束后,媒体的报道开始变味了,媒体开始试图把《金陵十三钗》说成一部“爱国主义电影”和“政府投资电影”,证据也无非是上面三个。摄影师出身的张艺谋电影画面一直很优美,这一点也成了缺点,张伟平当时看到,一些媒体认为,《金陵十三钗》由于过于强调画面而减弱了影片的故事性。
这让张伟平有了凶多吉少的感觉。
对美国市场熟悉的张伟平知道,美国的主流媒体对电影市场的影响非常大。“美国的媒体完全可以影响电影的发行,当美国的媒体从政治的角度去描绘这部电影时,这个票房就会直接受到影响。”
张伟平担忧的是:“当他把你整个电影的故事否定了,还有谁看呢?他认为这个故事胡编乱造,你就可想而知,这部电影的市场和前景会是什么样了。”
为了推广《金陵十三钗》,张伟平在好莱坞找了顶尖的营销团队DDA,据说,这个团队在《综艺》上的排名第一,《蝙蝠侠》请的就是这家公司,很多好莱坞大片都是请这家公司做营销。张伟平还有一个发行团队,这个团队有十几个好莱坞顶尖的专家,包括环球公司的前总裁。张伟平的团队告诉他:媒体从之前的正面报道到现在这样一个转向的原因是,日本公司在后面动手脚。
好莱坞八大公司里两家就是日本公司,索尼和索尼哥伦比亚公司。尤其是索尼公司,在外语片的发行方面资源丰富,今年提名的5部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其中3部就是由索尼来发行,而往年的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得主,也大部分由索尼来发行。所以,索尼在外语片发行方面的影响力可想而知。
日本人否认南京大屠杀的事实,他们试图对任何反映《南京大屠杀》的电影施加影响。比如,《南京!南京!》在国内上映的时候,其中日本演员就遭受到了日本国内巨大的压力,在电影宣传期中不敢接受任何宣传。《鬼子来了》和《南京!南京!》在日本的上映都不是件容易的事。
坚持圣诞上映,就是为了争取奥斯卡
好莱坞一家大公司曾建议张伟平,《金陵十三钗》在2012年5、6月份在北美上映。但是张伟平坚持了电影在圣诞档上映的想法。因为,他觉得,圣诞档上映,电影就可以去争取奥
斯卡那些大奖了。推迟上映,就只能竞争2013年的奥斯卡最佳外语片了。
但是张伟平不后悔这个决定:“我这个人做事,一旦决定就不后悔。因为你尝试了,即使失败了,咱认栽呀。”
有人警告过张伟平,但张伟平没听进去。张伟平说,这部电影开拍之前,好莱坞的同行提醒过他,如果开拍的话,这部片子将面临巨大的政治风险和经济风险。“他们提醒过我。但是我觉得这是一个好故事,艺术就是艺术,政治就是政治,我觉得应该把他们分开了。”张伟平说。
张伟平说,一方面他很喜欢这部电影的故事,另一方面,当时还有两个月电影就要开拍了,张伟平不想掉链子。甚至连他合作10年的伙伴江志强退出这个项目,都未曾动摇张伟平的决心。“他撤了我非常理解,他知道这部电影风险很大,他也跟我说得很直白,一脚踩空就没了。拍这部电影到了最后就得我一个人扛着,很多质疑,谩骂,都得一个人扛着。”张伟平说。
在多伦多,尽管媒体好评如潮,但是一些好莱坞的同行试图警告张伟平,好莱坞不看好这部片子。“我问为什么,他们说,因为题材。他们认为发行这部电影,风险会很大。他们不认可这个题材。”张伟平说。
张伟平对拍电影的政治风险有着比一般人更清醒的认识,他知道,别的产业可能只要面对经济风险,但是拍电影除了要面对经济风险,还要面对政治风险。“尤其是张艺谋的电影,你要面对巨大的政治风险,这么多年,我已经习惯了。说句实话,我已经被磨炼出来了。 ”
但是,张伟平可能忽视了一点,好莱坞同样也讲政治。张伟平沉重的说:“这部电影是我投资张艺谋电影,有史以来面对的政治风险和经济风险最大的一部电影。”
张伟平:电影让我精疲力尽
张伟平是一个气场很大的人,此前,无论是公众场合,还是在私下采访,张伟平总是气场十足,斗志昂扬,话语间充满对竞争对手的不屑,弹指间灰飞烟灭的架势。而在这次的电话采访,虽然看不到他,张伟平的声音还是明明白白透露出他的疲惫与无奈。
他对北美和日本市场基本不抱希望了。对于北美市场,他表示“还在运作之中,但前景不乐观”。
《金陵十三钗》投资了6个亿,这6个亿理想的回报模式是,国内收回10亿票房,这就可以得到近4亿的收益,再从北美得到2亿的回报,如此完美收回投资。为了凑齐这6个亿的投资,张伟平把公司的办公室和自住的别墅都押给了银行。
然而,《金陵十三钗》在内地只有6亿3000万票房,北美又面临如此尴尬的局面。张伟平收回成本的压力无疑大了许多。让张伟平稍微安慰的是,欧洲市场和亚洲市场不象北美和日本市场受影响那么大,“现在看来还不错,还在运作之中”。电影发行需要时间,收回成本也需要时间。张伟平举例说,国际发行(北美和亚洲区域以外)的公司film nation,这一块签订的合同都是7年,包括电视版权,DVD版权,其它相关的收入。
张伟平是如此疲惫,年前八大院线曾联合起来攻击他,当记者问他有没有打算自建院线时,他回答说:“电影都已经弄得我精疲力尽了,还建院线?电影干得太累了,我得歇歇。院线那边没想过,现在还没考虑,如果要建院线,应该是在10年前。10年前其实我有很多机会,但是我没有做这事。”张伟平说。